理财的最高原则,就是“不见不散”。简单的说,就是流动性越好,收益越低。流动性越差,收益越好。
钱最怕见人,钱见人的结果就是不见了。钱见了自己人,就被花掉;见了别人,就被偷掉。
我们最容易见的钱,就是口袋里的钱,没事拿出来看看,有空拿出来点点,结果呢?就是慢慢被花光。钱包里的钱,没有越点越多的,点多了的,都是偷别人的钱。比如,你正在办公室看钱包里有多少钱,恰好有同事朋友看到,要你请客,碍于面子,你就会请,结果就花了笔冤枉钱。所以,每月开了工资,留在身上的钱,就是越花越少,结果是没了。
其次,比较容易见的钱,就是存银行的钱。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只要愿意,上午存,下午就可以取。存的定期,随时可以改活期。满街都是取款机,每天可以取2万。银行服务越是周到,花钱就越方便,所以银行也很难攒住钱。当然,定期的比活期的赚钱,长期的比短期的赚钱,都和见面的频率成反比。
再次,就是股市的钱。想买就买,想卖就卖。赚了拿出来消费,好像是白来的,不会太心疼。亏了只有忍耐,自认命苦。结果几年折腾下来,说了句“没亏也没赚”算是来安慰自己,完全忘记自己的时间和情感成本。玩股票最大的好处是“我的股票我作主”,结果常常判断错误,付出大量的操作成本。人最难管住的就是自己,炒股票的人都是盯着钱看,结果许多人都是给别人做了嫁衣。
保险是最不容易见的钱。买了容易退了难。买1万元钱保费的保险,过半年后悔了,想退,只能退2000到3000元,一心疼就不退了。明年再交1万,如果要退,只有7、8钱,损失一万多,更不合适,结果就坚持交下去,越捞越深。几十年回头看,在保险公司攒一笔大钱,是关键时刻的救命钱,将来的养老钱,孩子的上学钱。
人人都以为保险不能随时取用是缺点,其实这恰恰是保险的优点,因为不方便,因为不灵活,结果就有了强迫储蓄的功能,也就符合了“钱变多的基本逻辑”(不见不散),随着时间的推移,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讲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个基本的常识:金钱的累积靠的是时间,长期不动用,积聚规模,效果就越来越明显。而理财最致命的天敌就是消费的诱惑。我们离钱越近,就越有消费的冲动。
(来自:中国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