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元指数的一路下滑,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就愈发高涨。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前夕,国际资本大举进入香港地区和内地市场,购买B股和人民币资产,而国内媒体和股评人士也大肆渲染人民币升值概念股,豪赌人民币升值。
据国家外管局数据,今年二季度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1778亿美元,为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多增512亿美元;三季度增加1410亿美元,同比多增442亿美元,特别是9月份单月增加618亿美元,其中409亿美元不明来源。另据香港金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10月底,香港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2401亿美元,较9月底增加132亿美元,而9月较8月增加36亿美元,相当于香港流通货币的9倍多。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香港只是国际资本的中转地,这些资金最终的目的地还是内地市场,瞄准的是人民币资产。
在这个时候,如果过度强化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则会引入更多的国际热钱流入中国,会让中国的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进一步飙升,迫使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方向,从而让正在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中国经济陷入被动。
但是,中国央行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次提及将“结合国际资本流动和主要货币走势变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这样的措辞变动,引发了人们对人民币将升值的猜测。或许,有人认为如果人民币快速升值有可能会抑制热钱流入,会减少中国外汇储备的损失。有人甚至测算出如果人民币推迟半年升值,随着美元的贬值中国外储将损失上千亿元;另外,人民银行要花费162093.25亿元人民币用于购买目前持有的22108.27亿美元外汇储备(截至8月底的数据),而162093.25亿元的不计息外汇占款还会丧失一些机会成本。
若以此理由来让人民币升值,笔者认为其理由并不充分:其一,人民币在当前几乎没有快速升值和一步升到位的可能(快速升值会让中国出口形势和中国经济更加严峻),若想拿人民币渐进式升值来抑制热钱的涌入几乎没有可能,因为上一轮人民币升值就是最好的例子,不但没有抑制热钱,反而加剧了热钱的涌入和输入型通胀;其二,用人民币升值的方式来预防这些所谓的机会成本损失,就相当于鼓励人们在泡沫阶段用投资战胜通胀一样冒险,结果往往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记得2007年最具蛊惑的口号是:“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你一定要跑赢CPI”。结果到了2008年大家发现——所有人都跑过了刘翔(奥运会他不跑了),但全输给了CPI。从中投公司管理外汇储备的水平来看,不折本就已经很庆幸了,还是不要给他们寄予太高的希望。
如果人民币现在开始大幅升值,除了会打击中国的出口和会加剧热钱的流入外,正好会给美国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买单,会达到美国所希望的“平衡”。最可怕的是,次贷危机的影响还未彻底恢复,泡沫却被快速吹大。从今年3月起,股票、石油、能源和大宗商品在内的所有风险性资产价格均出现了大幅上涨,新兴市场的股市、楼市和通货膨胀等上涨得更快,其风险不言而喻。一旦全球各个主要货币相对美元升值后,美联储印发的“绿纸”买入别国货币标价的资产后,等到条件成熟后就开始“收口袋”。到时候,美联储将会以防通胀为借口来反手加息、让美元升值,最终的结果不但会掠走别国的财富,美元釜底抽薪还会导致各个国家的资产价格暴跌、泡沫破裂、流动性不足,宣告新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大家很有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就能见到这一景象。因为量化宽松的美元已经埋下了新一轮金融危机的种子,现在这颗种子正随着资产价格泡沫加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一起发芽。如果说此轮全球泡沫因美元贬值而生,那么这个泡沫在未来一定会被美元升值所戳破。届时,全球股市、楼市和信贷等风险性资产将会出现大幅重挫。
就目前而言,中国应该立即对热钱采取必要的约束和管制,尤其对人民币汇率要实施“对我有利”的策略,而不应该盲目升值,应该引导和降低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