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结算暂遇冷

 “现阶段可以做的除了扩大试点别无良方”,11月初,广东某大行国际业务部负责人表示。

  7月份,当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在上海、广东四城市铺开之时,各方寄以厚望,然而现实残酷,事隔三月,央行公布结算量仅7000万,尚不及试点地区同期进出口额的零头。

  截至8月28日,广州试点企业人民币结算量中出口付款量仅占7%。

  局面尴尬迫使银行机构寻找良策。跨境金融服务量较大的中行深圳分行9月份即开展小规模的客户座谈会,了解结算量偏低的缘由。10月25-29日,交通银行由总行出面,组织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客户代表到广西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产品宣讲。

  11月2日,交行广东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银行机构,当然希望试点企业能够多采用人民币结算,而银行亦想通过了解客户的需求来制定贸易,尤其是跨境贸易服务产品。

  国庆刚过,来自试点企业的信息称,人行在10月份对人民币结算试点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

  10月中旬,人行广州分行副行长徐诺金对本报记者证实,广东外管局相关处室负责此次调研,为期两周的访查内容将形成报告,为下一步扩大试点做铺垫。

  央行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9月,央行条法司司长李波表示,人民币结算遇冷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业务,管理部门、企业、银行都需要一段时间进行学习和磨合;二是因为试点企业地域相对有限,从某种意义上也限制了试点规模;三是一些配套制度和政策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出台。

  细则仍需配套

  从央行的表态来看,增加人民币结算量,扩大试点范围和企业势在必行。

  9月中,上海第二批900多家试点企业抢先上报待批,而苏州、广西等地亦陆续申请第二批试点城市。

  实际上,当7月份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启时,就已经埋下扩大试点的伏笔。

  7月7日,广东省副秘书长李捍东曾表示,随着时间推移,在国家允许下,将适时扩大试点城市和企业,直至扩展至全省范围。

  广东省金融办人士也表示,实际上,人民币结算必须分阶段实施和开放,选择第一批试点的目的也是为提供实践经验。

  近期,广州市金融办经过调研也发现,与试点企业发生跨境人民币贸易交易的境外企业大部分来自香港地区,但不排除其中通过香港开展的转口贸易。

  由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是广州的主要出口市场,试点范围的限制导致了广州许多出口业务目前还不能采用人民币结算。

  而退税、报关等配套措施的滞后亦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

  11月3日,广州某试点企业财务负责人称,初期虽然企业免去了外汇核销等手续,但是由于财税等部门衔接不及时,以致开始的时候人民币贸易无法核销,也无法取得出口退税。

  此外,广州市金融办也称,由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操作方式和以往的贸易结算有所不同,这对完善现有退税及报关手续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企业提出使用人民币结算存在着报关不顺畅的问题。

  商务部中国外贸研究院一研究员表示,由于人民币结算涉及多个部门,除了央行主推外,财政、税收和海关的配合非常重要,但从开始的情况来看,配套细则显然并不配套,导致企业的操作出现困难。

  他还说,此前应该广泛咨询企业的意见,比如百分之十几的退税无法完成的话,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动力自然缺失。

  另外,央行亦被指报批手续繁琐,对此,央行有自己的说法。

  10月底,人行广州分行书面对媒体表示,为不放松监管,将“一方面通过现有的反洗钱及人民币存款账户管理制度对商业银行和试点企业加强监管;另一方面建立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逐笔收集并长期保存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关的各类信息,实现资金与货物流的按日总量匹配核对,对人民币跨境收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监测。”

  由于对试点企业进行“总量控制”、“加强贸易真实性审核”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令部分参与试点企业感到“手续繁杂”。

  11月4日,深圳中兴通讯人士称,目前外管局、海关等部门的报批手续都较之前顺畅,而外管局亦有组织培训,不过结算量依然还是比较少。

  张海梅教授认为,完善配套细节虽然可以理顺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结算量,不过,这些措施短期内无法扭转人民币结算低迷的现状。因为,导致人民币结算遇冷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民币自由流通和人民币接受程度问题。

  需求较多 接受程度不高

  毗邻港澳,珠三角地区与港澳的外汇收支比重都非常大。以珠海和东莞两地为例,官方数据显示,2008年珠海、东莞与港澳的跨境资金收支额约在500亿美元,其中55%-60%是属于与香港和澳门的资金往来。这也是试点地区主要选择在港澳和东盟的原因之一。

  张海梅认为,从理论上来看,试点地区与港澳资金往来总额大,理应蕴藏较多人民币支付的实际需求。

  然而,在这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人民币结算试点大戏中,中外企业的意愿和需求决定了结算量的大与小。

  与央行和银行马不停蹄的调研和推介相反,试点企业对人民币结算遇冷显得较为“理性”。

  一直习惯了美元结算的企业,突然采用人民币遭遇众多现实问题。

  中行广东省分行国际业务部人士称,在上百家的试点企业中,真正有人民币结算的企业不多,量也少,实际上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启动人民币结算。

  11月5日,日本住友商事一业务主管表示,作为进出口企业,一般进口需要以美元支付,而在国内销售或者收购则需要人民币来支付,因此,需要经常性通过银行进行换汇操作,在人民币升值快的前几年,当中的汇兑损失也较为客观。使用美元,风险在国内企业,如使用本币,则风险在外方,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是倾向使用人民币结算,大概可以节省3%左右的汇兑成本,但是,前提是能说服外方接受人民币。

  11月2日,夺得广东首单人民币结算的广东丝绸集团,其财务负责人张运标称,虽然广东丝绸有30%的出口面向东南亚,不过,在实际的贸易中,真正肯接纳人民币的地区不太多,因此,集团属下6家试点企业的结算量都不算大。

  广东丝绸一下属出口企业人士称,此前尝试与东盟国家的企业沟通人民币结算,不过,多数要约均受到婉拒。部分有意的外企,有时会以担忧风险为由,提出诸如降低价格或者其他优惠条件。

  虽然菲律宾等国家将人民币列入储备货币的范围,然而与国内外汇管制的情况类似,这些东盟国家的人民币使用范围还非常有限,不能在本国自由流通。而作为当地外贸企业,人民币除了拿来与中国企业做贸易外,别无他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东盟企业接受人民币的积极性。

  另外,从试点企业反馈的信息显示,东盟国家人民币的使用情况的差别反过来亦影响到试点企业结算的兴趣。

  深圳中兴通讯人士表示,自试点以来,人民币结算的订单不多,贸易额也不大。越南、印尼等国本身有人民币头寸,结算较为方便,而其他东盟国家则不行。不过,越南没有人民币清算行,汇路不通畅,还要转汇到靠近广西的边境银行。总体而言,与香港的人民币结算最为便捷和成熟。

  因此,从企业操作的角度,一般会倾向与清算和交易顺畅的国家开展人民币结算业务。

  离岸中心可为

  如上所述,人民币结算是双方自愿的买卖,不过,从上述试点企业获得的信息显示,外方企业缺少自由充足的人民币来源也是导致结算不畅的因素之一。

  11月2日,广东丝绸集团张运标称,在10月中人行广州分行调研时,其就曾建议,如果将香港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做大,而外贸企业集中与香港地区交易,则人民币结算就水到渠成。

  张运标认为,由于人民币在香港基本是自由流通和兑换,且数量较多,作为外方企业比较容易在香港获得和使用人民币,由此,也解决了众多东盟国家企业的人民币来源问题。

  依照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统计,2009年5月,在港人民币大约有530亿左右,最高峰的是2008年5月,大约有770亿人民币在香港流通。

  近期,香港集思会研究报告亦认为,香港完全可以吸引东南亚及周边国家及地区的人民币贸易结算在香港进行。集思会称,香港自2009年3月16日起正式开通港元、美元、欧元英镑4 个币种的跨境支付业务,然后再根据市场需求决定是否开通其他币种的跨境支付业务。日后,内地及香港的参与银行可透过两地已建立的实时支付系统发起和接收港币、美元和欧元跨境支付业务,在人民币未完全兑换之前,香港可作为人民币和外币接轨的桥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微信:118116889。
货币动态

美10月失业率突破10% 避险需求助日元大涨

2009-11-8 9:51:13

货币动态

美元将开始新一轮跌势

2009-11-8 9:51:15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