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总是和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如影随形。
在针对中国出口的各种反倾销、反补贴浪潮的推动之下,欧美等国再次要求人民币升值,从而将"人民币升值"的话题又推上风口浪尖,更使中国面临两难抉择。在中国经济增长基础尚未稳固恢复的情况下贸然提高人民币汇率,必将给中国刚刚开始回暖的出口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进而延缓中国经济复苏步伐。但是,如果中国对于“人民币升值”的舆论不做任何回应,又可能给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贴上合理的标签。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受制于收入增长放缓、财富水平下降等情况,美国个人消费进一步萎靡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经济增长亦因此缺少稳固支撑。在这样的条件下推动美国经济有两个选择,其一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发展新能源;其二是实施弱势美元政策。但是,尽管新能源革命具有极高的推动力,其研发、推广与应用所需周期很长,短期内难以立竿见影,因此无法作为美国应对当前危机、扩大就业、挽救市场的应急举措。相比之下,利用弱势美元政策不仅能勾销自己的债务,而且能够提升本国产品出口的竞争力,提振本国制造业,解决当前的就业危机和削减巨大的贸易赤字。因此,对美国而言,其施行的弱势美元政策反而有很强的政治和经济目的。
由于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相对稳定,美元对欧元等货币的持续贬值也就间接导致了人民币对欧元的不断贬值。加之近段时间以来,中国出口在海外市场的份额持续上升,这无疑给欧美国家提供了重新对人民币汇率施压的理由,以期通过本币贬值或者逼迫人民币升值来提高本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扩大贸易顺差或者减少贸易赤字,带动本国经济增长。
不过,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会两败俱伤,无论是对中国自身,还是对世界经济的复苏都是不利的。事实上,人民币升值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状况。不仅如此,中国经济刚刚回暖,仍然较为脆弱,如果西方发达国家本次忽略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的作用,迫使中国拉高人民币汇率,一旦中国经济陷入低谷,西方国家相关企业势必遭受重大损失。所以,企图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解决问题的做法既损人又不利己。
长久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一再“老调重弹”,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还需完善自身,提高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实力,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首先,扩大内需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虽然今年9月出口降幅有所收窄,但出口恢复仍很缓慢,且世界经济全面回暖后,出口能否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尚不明朗,多年来的出口拉动型增长难以为继,外需下降已成不争的事实,因此内需才是今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
其次,出口退税制度急须调整。出口退税率的调整目标,应主要放在调节产业结构上,通过对不同产业退税率的区别对待传达政策意图,与4万亿元扩大内需政策相配合,逐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再次,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要解决贸易摩擦,还需加强对国际经贸规则的研究,善于运用法律规则来解决贸易摩擦,维护国家和企业的权益。中国应注重完善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尽快建立中国的技术标准和法规体系,用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手段规范国内企业,合法保护国内产业安全,并加强对贸易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提早制定应对措施。
此外,还应坚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能够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中减少汇率风险,并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在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美元走弱,更为我国提供了一个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我们应完善金融体系,提高监管水平,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以稳定的宏观环境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坚强后盾,与此同时,加快金融机构“走出去”的步伐,为境外人民币业务提供必要的金融机构的支持,提供人民币回流的渠道,逐步为人民币国际化铺平道路。
(郭田勇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