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南克连任美联储主席,是美国经济界的一件大事,对和美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国经济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想来这也不是许多中国人都会考虑的问题,但别急,中国人不考虑,自有美国人来思索。
9月9日《华尔街日报》刊发了一篇社论,就是一封致伯南克的公开信,有意思的是,信是假借“中国财政部”名义写的,副题是“中国人(对伯南克连任)发来了贺信”。信笺以美国人的思维、幽默,表达中国人的关切,读来倒也颇有意思。
兹摘录若语句如下:
“我们带着最大的敬意,对你今年决定购买美国国债的决定表示关切,此举将使(美国)政治家不负责任举措而背负的债务货币化……我们必须承认,(美国)财政部的举措让我们大吃一惊,考虑到我们的美国朋友此前数年在很多次演讲中都曾强调一个独立央行的重要性。
“去年,我们看到美国干了很多我们认为一个资本主义经济体永远不会干的事情,难道你不认同这一点吗?”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决定对美元进行对冲,转而购买黄金(221,1.08,0.49%)、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因为一旦美元贬值,它们的价格将会上扬。或许你也看到,尽管全球需求疲软,油价已经升到每桶71美元,金价本周则突破了每盎司1000美元。”
……
信中嬉笑怒骂,发散思维,但焦点就一个:美元币值的稳定问题。因为道理很浅显,美国目前的宽松货币政策,早已埋下了高通胀的种子,处理不慎,美元很可能出现大幅贬值,物价将出现恶性上扬。
通胀之虎一旦释放,最大的受害者是谁?一是美国民众和美国经济,二是拥有巨额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因此,以中国人的名义,给伯南克写信,表达对通胀问题的关切,按照《华尔街日报》的思维,自然也顺理成章。
《华尔街日报》以信笺作为社论,自然是为了吸引眼球;但在现实政治中,中美在这个焦点问题上,应该说多有交锋,尽管没有公开信这么张扬。
在今年夏天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方就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关切——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对话中强调:美国必须确保中国在美资产安全,而且,“美国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应当处理和平衡好美元发行对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影响的关系。”
中方目前仍是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美国继续维持财政赤字,必须依赖中国的持续投资。因此,对于中国的关切,美方自然不敢忽视。美国财政部负责中国事务和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事务的执行秘书长兼高级协调人洛文杰对记者解释说,伯南克为此亲自出马,向中方介绍美国货币政策的情况,并解释了美国相关“退出战略” 的情况。
但美方的表态真能消除外界对美元贬值的担忧吗?恐怕未必,这从最近石油、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就可见一斑。可以说,在确保美元币值稳定、防范通胀上扬问题上,身为美国央行行长的伯南克任务艰巨。而对中方来讲,在这个涉及中国切身利益的问题上,美方更应信守承诺,确保中方投资安全。
《华尔街日报》假借中国财政部名义的信笺作为社论,从新闻的角度看,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现出当前中美经济的密不可分。当然,也别指望《华尔街日报》真能替中国人说话,在信笺中,对中国同样是冷嘲热讽,极尽挖苦之能事。
而且,或许是为了突出效果,信笺中对伯南克的吹捧更让人肉麻,比如,信笺的抬头就是:“亲爱的值得尊敬的主席、世界经济的拯救者”,真是典型的美国人的自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