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尚军 布鲁塞尔报道
作为希腊债务危机的应对之举,设立欧洲货币基金的提议8日浮出水面。虽然这个欧洲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于解决希腊眼下的燃眉之急效果有限,但它已经触及欧元区体制存在的深层次缺陷,如果该提议最终付诸实施,那将是欧洲货币联盟朝着深化融合迈出的重大一步。
无法为希腊救急
不过,欧洲货币基金对于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来说可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因为按照欧盟的乐观估计,有关欧洲货币基金的资金来源和运作方式等细节问题要到今年年中才能敲定。
尽管如此,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仍对设立欧洲货币基金的提议表示欢迎,认为这将有助于欧元区国家今后免遭像希腊这样的危机。
希腊政府一直强调,希腊有能力解决自身债务问题,并不需要外界的资金救助,只是希望欧盟能够提供某种形式的帮助,以抑制对希腊国债发起的投机行为,好让希腊继续按照合理的利率从国际市场上融资。
欧盟迟迟不肯出手救希腊加剧了市场担忧,从而为投机者趁机炒作提供了条件。如果欧洲货币基金事先存在,可以为陷入债务危机的欧盟成员国纾困,那么势必会让金融炒家们失去一个大做文章的由头。
史上最重大改革
虽然欧盟方面拒绝透露未来欧洲货币基金的任何细节,但该机构指出,设立这一基金最优先的考虑是加强成员国经济政策协调和对各国经济政策的监督,避免希腊债务危机重演。
希腊债务危机充分暴露出了欧元区存在的体制性缺陷。由于欧元区只实现了货币政策的统一,却没有做到财政政策统一,这种二元结构缺乏对各成员国的财政监督和干预。虽然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为成员国规定了财政纪律,但由于缺乏惩罚性手段,像希腊这样的成员国依然是我行我素,常年财政赤字超标。
当希腊一国陷入债务危机时,欧元区又没有统一财政做担保,再加上欧盟条约和欧洲央行的“不救助”条款,希腊基本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市场完全有理由担心其会出现主权违约,从而成为投机者炒作的目标。与此同时,希腊的困境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整个货币联盟的稳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立欧洲货币基金的提议最近几天突然升温。如果该计划得以成行,那么欧洲货币基金的设立无疑将是欧元区自1999年诞生以来意义最深远的一次改革。
前景仍存变数
对于欧盟委员会的这一建议,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谨慎欢迎。她说,希腊债务危机表明欧元区缺乏有效手段予以应对,设立欧洲货币基金是个“有意思”的想法,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资金从何而来以及如何运作。
默克尔主张,要设立欧洲货币基金,欧盟27国需要通过一个新条约,因为欧盟现行条约禁止为陷入债务危机的成员国提供救助。从欧盟《里斯本条约》耗时多年才得以通过的经验来看,如果缔结新条约,那么欧洲货币基金诞生将会遥遥无期。
法律专家指出,由于欧盟现行条约允许部分成员国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关系,可以以此为依据在欧元区内成立欧洲货币基金。
比较有意思的是,一贯对增强欧元区经济治理十分敏感的德国这次却成了欧洲货币基金最积极的倡导者。尽管法国对于成立欧元区“经济政府”十分热衷,这次却表现相对冷淡,因为德国建议的惩罚性措施令其“难以下咽”。与财政一向稳固的德国相比,法国的财政纪律相对松弛,因此不得不担心自己会挨罚。
欧盟内部对于设立欧洲货币基金也不无反对之声。欧洲中央银行执行委员会委员于尔根施塔克就表示,这一设想违反了欧盟规定,是在惩罚财政状况较好的国家,并可能鼓励一些成员国更加肆无忌惮地过度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