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位家长和他们的亲戚朋友都会在春节时给孩子们压岁钱。但不知从何时起,那种用以表达亲情、祝福孩子平安的压岁钱在孩子的幼稚心灵里变了味。
可爱的小朋友用自己的过年“利是”来寻找自己的快乐
开学初,笔者在我市小学校园调查发现,孩子们重回校园谈论的话题中,谈论压岁钱的占多数,而且都是带着一种攀比和炫耀的口气。教育人士提醒家长们,要正确引导孩子,不能让压岁钱成为孩子炫耀或者乱花钱的资本。
街边小摊的小食备受小学生们欢迎
自己掌管压岁钱
“你们的压岁钱会交给父母保管吗?”在接受采访的10名小学生中,有6名学生表示要自己掌管压岁钱,因为这样花起来方便;有2名学生表示想把压岁钱交给父母代为保管,因为这些钱太多了,一怕丢了;二怕自己一下子花完了;三是觉得这些钱本来就应该交给父母;另外还有2名学生表示,现在还没有想好要不要交给父母保管。
街边贩卖的玩具也成了小学生追逐的对象
要买礼物送人
“这么多压岁钱打算怎么花啊?”当笔者把这个问题抛给这10名小学生时,5人表示要给自己买礼物,3人表示要为同学买个礼物,另外2人说要为父母买个礼物。
一些中学生则用自己的“利是”来补充自己的精神粮食
还有一部分比较有理财意识的学生说,这些钱存在银行里,慢慢花,省得跟父母要钱了。不过这样比较麻烦,现在存款用的都是实名,他们还没身份证。
冷落亲人会同学 轮流请客吃喝玩
调查中,笔者发现约三成的孩子拿到压岁钱后尽情消费,春节期间,我市许多餐饮娱乐场所随处可见中小学生的身影,而且出手阔绰。
春节期间,笔者在一些饭店、歌厅看到,学生模样的顾客占据了不小的比例。在中央大街上的三家肯德基店,三五成群的中小学生占到六成左右,一些西餐厅里也随处可见聚会的学生们。
市民张先生告诉笔者,女儿上初二,平时忙着学习,过年期间家里的老人们本想和孩子好好聚聚,没想到,孩子的“应酬”居然比大人还要多,亲人倒被冷落到一旁。一火锅城老板告诉记者,春节七天,店里每天都要接待中学生聚餐,孩子们点的菜都比较贵,三五个人吃掉二三百元很常见,最多的一次,4名男孩点了一桌海鲜,花了500多元钱。在赤坎一家KTV,服务员告诉笔者,从初一开始,KTV里就来了许多学生客人,他们都是吃喝完后来唱歌的,一唱至少要半天。初三以后,KTV里近一半的客人都是这些学生,一次花五六百元很常见。
对此,教育专家指出:给压岁钱本是旧俗,但家长如能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借机教孩子学习理财,旧俗就有了新意。相反,如任由孩子挥霍,压岁钱越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别让孩子互相攀比
“压岁钱本身无可厚非,关键是家长要引导孩子们学会正确使用压岁钱,切不能让压岁钱成为孩子们炫耀和乱花钱的资本。”我市从事教育多年的许老师提醒家长,首先应该让孩子知道压岁钱是长辈们表达亲情的一种方式,不能借此炫耀;其次帮助孩子设计一个花钱计划,建立一个账本,培养他们精打细算的良好的消费习惯。
还有一些人建议,孩子手里有了钱,做家长的可以引导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陪孩子一起为贫困儿童捐款、探望孤寡老人等,通过这些“投资”培养孩子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爱心和社会责任心。
家长是否会帮孩子理财?
许先生是做生意的,朋友不少,每年春节,儿子的压岁钱都颇为丰厚。以往儿子拿到压岁钱都会主动上缴,不过到了今年,儿子却打算“据为己有”。当儿子向许先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后,父子俩爆发了激烈的争执。“13岁的孩子身上怎么能放这么多钱?何况他收到的钱都是我送出去了的,于情于理都应该交给我。”
市民陈女士的态度截然相反。“孩子大了,应该培养他自己的理财观,自己管理压岁钱,我相信她不会乱花钱。”陈女士建议女儿,今年的学费、上辅导班、培训班的费用都由自己买单,不要再向父母伸手要钱。
对于回收来的压岁钱,有的父母表示要存起来,以后给孩子上学用,有的称会在家庭开支内消化掉,还有的会给孩子买保险、买教育基金等。而对于会不会教孩子理财?大多数家长表示不会太多的干涉,也相信孩子不会乱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