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外汇牌价 » 外汇理财 » 正 文

牺牲流动性换取收益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方式详解

我接触银行的理财产品是在2008年4月退出股市的时候开始的,为了给资金寻找出路,尝试开始投资银行理财产品。首先在网络上了解了一些,信息不多,多数还是亏了后骂银行的,仔细分辨下,基本上都是啥都不懂的情况下被理财经理或者销售人员忽悠买入的,说句挨板砖的话,骂银行没用,关键还在于从自身找原因,因为销售人员即使口吐莲花,最终还是由你决定的,你要为自己的钱负责,就要了解甚至精通。你要知道,银行的理财产品是要赚钱的,是要卖出去的,销售人员都是有业绩压力的,他们关注的是销售业绩和自己的提成,一般不会真正替你考虑的,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推荐产品的时候会有意说产品预期收益率很好这些话,回避或者淡化风险,以促使你购买理财产品。所以说,银行的理财人员充其量只是销售人员,而不是真正替你考虑的理财专家,知道了这一条,你就应该明白,自己需要认真的学习,真正了解这类产品,让自己成为专家,而不是人云亦云。

接下来说说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从是否保本来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保本型的,一类是不保本的,保本型的收益率较低,不保本的收益率很能吸引你的眼球。保本型的,说白了就类似于开放式基金中的货币基金,投资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基本上是央行发行的票据,但是收益率会比货币基金稍微高一点,之所以会收益率高货币基金一点,当然这是以牺牲流动性为代价的,货币基金,你可以随时赎回,流动性很好,因此货币基金肯定不能全仓票据,要预留一定比例的现金,而银行的此类理财产品呢,相当于封闭式的货币基金,肯定全仓,收益率当然要高一点了,但是你中途不能赎回,只能拿到期,从而失去了流动性。至于不保本的理财产品,种类就很丰富了,最常见的就是信贷类、外汇类、打新股类、FOF类等等,这类产品中,我只接触了信贷类产品,下面具体谈谈这类产品。

信贷类产品,是银行开发的比较常见的产品,收益率很可观,08年的时候年化收益率一般都在6%以上了,也就是银行把自己贷出去的款打包出售,一来可以继续赚托管费手续费,二来可以腾出贷款额度,继续发放贷款,这绝对是保赚不赔的,银行的算盘打得精呀。在经济不是太糟的情况下,这类产品的收益率充其量就是比预期的要少一点点而已,因为借款的企业也许提前还贷了,总之可以看作稳健的投资,收益率比存款好多了,但是,在经济很糟的情况下,这类产品蕴藏着极大的风险,银行打包这类产品,都是企业快要到期的贷款,理财产品合同上明确说明,企业要是还不了款,就有可能损失本金,甚至是全部,这样的话,银行实际上是把有可能出现坏账的风险转给了购买理财产品的人身上,而自己毫发无损,还赚了不少。大家都知道,08年经济急转直下,我当初购买的时候还专门挑选的是打包的好几家企业的贷款理财产品,怕只买一家企业的理财产品万一中彩了就全军覆没了,但随着经济的越来越坏,我也提心吊胆的。记得当初在债券市场上因为担忧经济,企业债券信用等级低的出现了暴跌,江铜、新湖一天暴跌6%的状况至今仍历历在目,要知道,对于债券来说,一天跌1%相当于股票的跌停,由此可见当初大家心理上的危机。

至于其它类的理财产品,比如外汇类、打新股类、FOF类的,我没有做过,没有发言权,感觉上,外汇类风险最大,我不会碰的,打新股的应该不错,但在股市好的状况下不如直接投资基金了,FOF,也就是所谓的基金中的基金,这类产品比较少,做得好的话应该也不错。在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中,招行和中信看上去产品更丰富一些,我的大本营在兴业,相比之下,理财产品种类上就差多了。

前面说过了,要明白银行理财产品的命门——流动性的缺失,因为这会使你丧失一些机会。当初没有料到股市会那么快就开始反转,而我的资金都困在理财产品上,没法动弹,直到09年4月才开始慢慢出来,算了一下,这种折腾,不如满仓持有封闭式基金,因此大家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要注意流动性这个问题。当然了,对于稳健型投资来说,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比一年期存款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还有,假如你的收益率比实际相差大的时候,没人给你解释,即使你去咨询,也多半没有答案,这一点和保险的理财产品一样,也就是说,透明度差,这也是我不满的原因之一。

最近在想一个问题,银行的理财产品应该可以质押贷款,类似于持有债券可以回购一样,只是不知道具体的流程和利率如何,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机会去实践这个想法么。总之,大家在投资银行的理财产品的时候,除了考虑流动性这个问题,一定要仔细看合同。我购买的理财产品都是在兴业银行,当初办卡的时候是在开发区办理的,后来家附近又开了一家兴业银行网点,更方便了,就常去这一家,他们知道我的卡是另一家网点的,就鼓动我再重新开一张卡购买理财产品,刚开始我不明白,最后才知道你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持有的是哪家网点开的卡,业绩算那家网点的,而和你在哪家网点购买无关,我的认识却恰恰相反,认为只要是兴业的卡,我在哪家购买的产品业绩当然属于这家了,为此,我还专门打了客服,才知道我的想法是错误的,至于为啥这么设置,我不理解,最终我没有换卡。听兴业的客服说别家银行也是这样的,我没有去落实,难道这也是银行的潜规则之一,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就是浪费,可能从银行的管理来说,是另一回事了,所以说,你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还是在开卡行的理财经理处买吧,他受益了,对你没坏处。

发布日期:2010-04-29

相关文章:
早期个人经历对投资的影响2011/05/18
巴菲特的核心思想:三不看2011/05/18
看罗杰斯是怎么投资的2011/05/17
金融大师如何在危机中投资2011/05/12
塑造杰出投资者的基本要素2011/05/11
巴菲特财富人生2011/05/10
澳元汇率创新高 澳元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突破6%2011/05/05
澳元收益超黄金十几个百分点 高位追逐风险大2011/04/26
 
外汇在线 © 2008 - 2020 WAIHUI321.COM All Rights Reserved